【身边的文艺名家】姜永基葫芦雕刻作品赏析
他出生于1949年,当过民办教师,在农村边种地边干画匠,画过炕围子,从小爱好画画、剪纸、书法、雕刻等,擅长树皮画、葫芦雕刻等,作品多次在巴彦淖尔市展览中获奖。他热衷于葫芦雕刻艺术品创作,2025年又潜心创作了十多件葫芦雕刻艺术作品,传承着河套这一民间技艺。
他出生于1949年,当过民办教师,在农村边种地边干画匠,画过炕围子,从小爱好画画、剪纸、书法、雕刻等,擅长树皮画、葫芦雕刻等,作品多次在巴彦淖尔市展览中获奖。他热衷于葫芦雕刻艺术品创作,2025年又潜心创作了十多件葫芦雕刻艺术作品,传承着河套这一民间技艺。
将成熟葫芦煮熟后发酵去皮,使葫芦颜色变黄,在其上雕刻各种图案,最后进行上色。一把刻刀“写”春秋,展会现场,东昌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王树峰借鉴雕刻技法,在葫芦上透刻上折线纹等各式花纹,精湛的技艺引得现场观众驻足观看。
2008年6月,东昌葫芦雕刻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同年,东昌府区被国务院命名为“中国葫芦艺术之乡”。
在即墨区环秀街道西兴家疃村,“80后”姐妹付文学、付文文,以刻刀为笔、葫芦为纸,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托起家族百年技艺,以二十余载坚守、三千余件作品、千万次刀刃起舞,诠释乡村手艺“技良人”的深刻内涵。2022年,姐妹俩被青岛市民俗学会授予“非遗技艺大师”称号,其工作